任何關於性的暴力,都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。
——蔡宜文。
頁尾的書評可以說是幾乎點明了整個故事。
【強暴是社會性的謀殺】
班主任蔡良主動將女學生送入李國華的小旅館、房家父母思想的封閉、網站上對郭曉奇的冷嘲熱諷。
好比北京電影學院被爆出性侵事件之後該教授學生們的反應:不是的,我們老師沒有錯。
為了利益關係、為了麻煩事不想理,為了不想牽扯,就放縱自己的良心。
裡頭的文字用著新穎的方式,訴說著太多過於殘忍的事情。
而這些痛苦都是真實存在的。
我很喜歡她的文字,雖然她曾在訪談裡提到,有些人評論她的文字在以文學的角度來看太過淺白。
剛好正是這種淺白,十分真實的描述著世界的另一面,像一把刀淺淺慢慢地割進你心裡。
和李國華在一起的思琪有時很快樂,可我是多麼不願意見到她快樂。
思琪說她愛過,我想告訴她不是的,這不是愛情。這都是被扭曲的強詞奪理。
【她恍然覺得不是學文學的人,而是文學辜負了她們。】
在看過林奕含的訪談後,她一直強調著她最不能理解的是為何,有人能夠巧言令色、用藝術包裝自己、背叛文學最基本的真善美。
書中唯一能令我稍微喘口氣的是伊紋和毛毛。
她是房思琪本來應該成長為的樣子。
她也不好過,在伊紋身上的拳頭也反映出了這社會對「管教」的寬容,張太明知一維有家暴傾向,自己也不願嫁女兒,卻甘願推伊紋上刑台。
還好有毛毛,還好他們還能夠幸福。
伊紋代表的是幸福的可能性,李國華是取代幸福的可能性。
故事以喜襯悲結束。十分諷刺。十分難受。
【你感受到的每一分痛苦都是真實的,但這些事情仍在發生,每一天、每分每秒。
李國華沒有死,他不會死。】
我們是如此幸運,能夠不用實際接觸就能看見世界的背面。
願這社會解放傳統對女人思想上的囚禁,改善陋習,不要讓下一個房思琪出現。
這本書好句子實在太多了,讓人不自覺傷感的寫書評。
本身就是讓人心疼的故事。
還不清楚這整件事時,作文課曾以這起事件當作題目。
現在回頭再看那篇完全不認識房思琪的作文,讓我很自責。
社會上有多少只是淺白一眼瞥過這新聞的人,也是和我一樣,疼痛無法刺進心裡,就隨意猜測。
【曉奇想過,她的痛苦就算是平均分配在每一個地球人身上,每個人也會痛到喘不過氣。】
我看得很快,因為想讓痛苦減緩。
在這本書出版之後有越來越多人站出來聲明自己也曾遇過這種狀況,尤其是在補習班。
大人看不見的那種生態。
補習班是個小型的社會,提前的演練,如同學校一般藏著許多階級鬥爭。但又潛藏著更多無法言喻的規矩,年輕的老師和學生親近刻意模糊的界線。
你認識那個誰、和誰的關係更好、努力討好大人、老師是不是刻意偏袒、不合群就該死。
更仔細的看過去。女學生和男教師的打鬧更像是撒嬌,有意無意的肢體接觸,越穿越短的熱褲,青春期該死的躁動。
有些人急著想證明自己的成熟。證明自己更有權力。
然而誰又說教師是無辜的。
因為是老師,因為有權力,因為看起來好像懂得更多。
雙方都知道如何搭高好感度。是的,人性的骯髒竟然荼毒到還未綻放的花苞們。
經驗因人而異,當然也有很優秀的補習班,可惜與我無緣。
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她的專訪,才華洋溢、文學底子極好。
_20170521
留言列表